2022-08-24
锂电池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“血液”,起着在电池正负极之间传导电子的作用,是锂离子电池高压、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。电解液一般由高纯有机溶剂、锂电解液盐、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,在一定条件下,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。
一、锂电池电解液的危害
1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摄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本品为轻度刺激物和麻醉剂。吸入会引起头痛、头晕、虚弱、恶心、呼吸困难等。液体或高浓度蒸汽有刺激性。口服会刺激胃肠,长期接触刺激皮肤。
2、毒理学资料和环境行为
毒性:估计可通过胃肠道、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,毒性中等。
危险特性:易燃易爆,遇明火、高热有燃烧危险。蒸汽比空气重,可以在较低的水平上扩散到相当远的距离,遇明火会引着回燃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二、锂电池电解液的处理技术
1、液氮条件下回收电解液
处理电解液过程中采用碳酸丙烯酯(PC)回收电解液;PC释放率高,2h后电解液可完全去除。为避免火灾和爆炸,在液氮的保护下,将废电池切开,去除活性物质。将活性物质浸泡在PC等电解液溶剂中一段时间,使电解液浸出,然后在惰性气氛中过滤。可以回收再利用多次。根据情况对回收的电解液进行净化,回收LiPF6。
2、高温热解挥发电解液
目前,大多数的实验研究对电解液不够重视,而采用高温热解或煅烧的锂电池,由于电解液的发热溶液温度较低(约180℃),使电解液分解挥发自如。在热解过程中,电解液产生HF、LiF等有毒气体。在大规模锂电池回收的过程中,需要增加尾气的二次处理。
3、碱溶液处理
将单电池浸泡在稀碱性水中,电解液产生的HF反应如下:HF+NaOH→NaF+H20,将电池粉碎。该处理方法能有效减少HF的产生,但不能实现氟化电解液的回收。
上一页:钛酸锂电池工作反应原理
下一页: 钛酸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?
锂电池由正极和负极组成,由电解液隔开和连接。电解质可以导电,但它是电子的绝缘体。在充电状态下,阳极内含高浓度的锂,阴极内含锂。在放电过程中,锂离子离开阳极,通过电解液迁移到阴极。锂电池的电极通常是固体材料。离子类型可以通过其电解质来区分,电解质可能是
聚合物锂电池电芯由正负极极片、隔膜、极耳、包装膜和电解液等重要部分组成,各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。1、正极片:将正极材料涂在铝箔上再冲压成型。2、负极片:将正极材料涂在铜箔上再冲压成型。3、极耳:其主要工作是将内部正负极的电能传输到外部电路。锂电池
锂电池隔膜是电池的关键内部部件之一。隔膜的性能决定了锂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,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、循环和安全性能。性能优良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一层多孔塑料薄膜,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,约占锂电池成本的20%-3
锂电池组不放电现象:锂电池组充电后进入设备内,设备无法正常工作,电池组开路电压不变化或变化不大。1、检查锂电池的电压是否为零,内阻是否很高;2、检查电池内的电子元件、保护电路是否存在损坏的情况;3、检查设备放电电路是否异常;4、检查锂电池的极耳有没有
车辆长期不使用,注意蓄电池亏电问题冬季,对蓄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,本篇分享一些蓄电池的使用技巧。一、熄火状态避免使用电器 很多车主喜欢在车辆熄火状态下使用主机听歌,看电影;晚上用大灯照明;或者开着空调睡觉。 这样的操作,让蓄电池在没有充电的情况
如果按照应用场景将电池分类的话,可分为消费级电池、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大类,那么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?具体内容如下:1、应用场景不同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电动自行车、电动列车等交通工具,而储能电池则多作为太阳能发电、风力发电、